close

「冷硬派」之當代文學巨擘:雷蒙.錢德勒(下)

  爭議之其四是偵探主角。在錢德勒所寫的故事當中,偵探主角清一色是敘述者,而且是愛說俏皮話、誠實正直又耐力超強的城市豪俠。最誇張的是,錢德勒筆下那麼多名私家偵探,不管他們是叫做卡莫迪(Carmody)、達馬斯(Dalmas)、馬爾文(Malvern)、馬婁利(Mallory),即使是最後登上推理最高殿堂的菲力浦.馬羅,其實通通都是一個樣,性格可說是大同小異,唯一不同的只是姓名而已。錢德勒早期寫的短篇故事最後全收錄在一本選集中,然後把所有主角之名改為馬羅。這樣換湯不換藥的做法真是令人瞠目結舌。

最黑暗的世界,最偉大的男人

  錢德勒曾在雜誌上發表過一篇名為【謀殺的簡單藝術】的文章,內文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宣言:「走在殘酷大街上,此人不能卑賤平凡,不可有污點瑕疵,而且必須無畏無懼……他是個英雄,他就是一切。」文中接著寫道:「他必須是自己所在世界中最棒的人,而且在任何世界裏也是如此。」為何在錢德勒的小說世界中,他的英雄主角必須是最偉大的男人?因為那個虛構的黑暗世界中充斥著墮落的有錢人、袖手旁觀的窮人、離經叛道的女人,以及會暗地出賣你刺你一刀的朋友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「你可以對我不仁,我不能對你不義」的主角私探,最後當然是落得「千山獨行,不必相送」的下場。

與大導演反目成仇,對妻子悔恨終生

  爭議之其五是劇作家生涯。推理小說家撈過界當起劇作家的例子不是沒有,有趣的是錢德勒明明痛恨這份工作,偏偏還幹得有聲有色,甚至被提名過兩次奧斯卡金像獎。不過荒謬的是,即使改編劇本的功力有目共睹,但合作的大導演最終都和他反目成仇,像是合寫《雙重理賠》(Double Indemnity)的比利.懷德,以及合作《火車怪客》(Stranger on a Train)的「緊張大師」希區考克。

  錢德勒成為好萊塢劇作家之後所完成的推理小說,輿論認為水準皆不如他的前四部作品。一九五四年錢德勒的妻子過世後,他寫的文字變少,喝的酒變多,最後並決定舉家搬回英格蘭。他對自己的寫作生涯可說是愛恨交集。一方面,他很高興英國人把他視為重量級的作家;但另一方面,妻子死後他曾說過:「我此生最大的悔恨,即是從未寫過能引起內人興趣的作品,我沒有寫出任何一本可以獻給她的書。」

  錢德勒死於一九五九年,他的遺囑是由律師暨推理作家麥可.吉伯特(Michael Gilbert)所起草擬定。 錢德勒在生前最後一年出任了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的主席,他拿過兩次愛倫坡大獎,第一次是一九四六的最佳改編劇本,第二次是一九五四年的年度最佳小說。 

引自http://www.ylib.com/murder/his-0304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